人类的“卫生间文明”
文章出处:雨辰环保 人气:发表时间:2019-05-13 21:29
“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千头万绪,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需要有一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精神。”
当前,“卫生间革命”正在全国强力推行。新华社日前发表评论说,卫生间问题不仅关系到旅游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由此,笔者不禁想到图书出版中几册关于人类“卫生间文明”“卫生间文化”的图书。
《厕神:卫生间的文明史》
文明不只有形而上,也有形而下
前些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厕神:卫生间的文明史》一书,朱莉·霍兰著,许世鹏译。
朱莉·霍兰,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比较教育博士生,她曾利用空姐的身份,花了8年时间在世界各地旅行,寻找“完美”的卫生间,考察形态各异的卫生间文化,希望通过这本书,向读者展示人类卫生间发展史。
全书分为“文明的发端”;“中世纪:兰斯洛特爵士的便桶”;“现代之前的欧洲:邋遢的起床号(1500—1700年)”;“启蒙时代:公共卫生间(1700—1800年)”;“维多利亚时代:体面而正经的便壶(1800—1920年)”。
在本书“引言”中,朱莉·霍兰写道:起初人们都在远离家门的地方进行排泄。随着人类在智力和社会化方面不断向前推进,卫生制度也取得了缓慢而细微的进展。在保持卫生方面,人类同动物相差无几。比如: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居然直接将夜壶倒向窗外,男士们为了显示绅士风度,走在女子左侧,从而可以随时挡去凌空而至的脏雨,长此以往,便形成了男士走在女士左侧的习俗。在西方思想璀璨、群星闪耀的启蒙时代,欧洲的城市还是污秽连天,大街小巷堆满了无法处理的粪便。“太阳王”路易十四居然有坐在马桶上接待王宫贵族的癖好,真是匪夷所思。伦敦桥最初是公共卫生间,污物直接落入下面的泰晤士河……在对待卫生间的态度上,不仅可见不同民族中的文化差异,还有与之相连的习俗和生活方式。
什么是人类文明的发端?作者认为,“文明并非源自文字的发明,而是第一个马桶。废物处理使人们不再到处游走躲避自己的粪便,从而最终定居下来。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遗址有最原始的粪坑和污水处理系统,这表明我们现在所说的文明世界已经开始了。
《何处解急:卫生间的历史》
一部另类文化史、趣味文明史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罗歇-亨利·盖朗所著的《何处解急:卫生间的历史》(黄艳红译)。罗歇-亨利·盖朗,是法国文化史家,对卫生间及欧洲社会的生活史十分了解,并能从细微之处发现社会生活的多重影响及意义,著有多部著名的社会文化史读物。
中世纪的人们尚无抽水马桶,他们会如何选择呢?作者说,在这方面,中世纪的人们表现出具有喜剧特色的放任色彩。当时的大量文学作品创造出了天真烂漫的分辨文学,这在今天看来可谓是奇葩的著作,则展示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另一个侧面,着实有趣。
有评论说,这部书写的是一部另类文化史,一部趣味文明史,单看书的目录,便能得到印证:第一章“当心尿!”中的“粪便的诗意”;第二章“便桶椅,托马斯和布尔达鲁”中的“无拘无束的屁虫万岁!”;第四章“公共卫生建设的起源”中有“大便艺术的终结”……
本书主要讲述从中世纪到当代欧洲尤其是法国的卫生间发展历史。书中收录了大量被19世纪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抛弃的史料,为读者展现了真实的中世纪法国人,尤其是巴黎人的日常生活。此外,还有丰富的图片资料、风趣的故事轶事和大量生动的诗歌、戏剧段落。
比如,第一章“当心尿!”中的“粪便的诗意”,便让读者领略了这种亦庄亦谐的历史叙事风格:文艺复兴时代一个诗人“基尔克罗泽(GillesCorrozet)是第一位让茅房入诗的人,他也曾为这股抒情之风助兴:方便的隐秘之处/或在田野里,或在城市中/这地方人们不会进去/除非是为了清空肚子/体面的隐蔽之处/屁股威严地蹲在那里/不可打开的隐秘之处/顶部亦不可揭开/老实说是担心/气味随风飘散/使人舒畅的隐秘之处/读者和听众/我还是别说的好/免得让你嗅出臭味来……”
《中国:需要卫生间革命》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近三十年前,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了一部名叫《中国:需要卫生间革命》的图书,作者是朱嘉明。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作者在 “代序言”中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深知道: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有着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几乎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千头万绪,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需要有一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精神。只有这样,中国的现代化,才会成为全民族每一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
卫生间问题,无疑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一个国家的卫生间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和水准。正因为如此,在东京举行过一次公共卫生间国际讨论会,大约有10个国家的22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在近30年前,作者就开始关注中国的卫生间问题,并为此搜集了许多资料,做了一些调研。这本书中披露:在中国,从城市到农村,从家庭卫生间到公共卫生间普遍存在着简陋、脏臭、配套设施不健全,卫生质量低下的现象。国内外的公众舆论早已充分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并认为“中国的卫生间问题已经并正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作者认为,“卫生间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全国各地正积极响应号召,全力推进“卫生间革命”,把它作为基本的民生问题来抓,作为事关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状况的大事来抓。此时来读读此书,对中国的“卫生间问题”,会带来新的认识,其中的“建议、设想和规划”,会给我们带来新启示。
当前,“卫生间革命”正在全国强力推行。新华社日前发表评论说,卫生间问题不仅关系到旅游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由此,笔者不禁想到图书出版中几册关于人类“卫生间文明”“卫生间文化”的图书。

文明不只有形而上,也有形而下
前些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厕神:卫生间的文明史》一书,朱莉·霍兰著,许世鹏译。
朱莉·霍兰,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比较教育博士生,她曾利用空姐的身份,花了8年时间在世界各地旅行,寻找“完美”的卫生间,考察形态各异的卫生间文化,希望通过这本书,向读者展示人类卫生间发展史。
全书分为“文明的发端”;“中世纪:兰斯洛特爵士的便桶”;“现代之前的欧洲:邋遢的起床号(1500—1700年)”;“启蒙时代:公共卫生间(1700—1800年)”;“维多利亚时代:体面而正经的便壶(1800—1920年)”。
在本书“引言”中,朱莉·霍兰写道:起初人们都在远离家门的地方进行排泄。随着人类在智力和社会化方面不断向前推进,卫生制度也取得了缓慢而细微的进展。在保持卫生方面,人类同动物相差无几。比如: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居然直接将夜壶倒向窗外,男士们为了显示绅士风度,走在女子左侧,从而可以随时挡去凌空而至的脏雨,长此以往,便形成了男士走在女士左侧的习俗。在西方思想璀璨、群星闪耀的启蒙时代,欧洲的城市还是污秽连天,大街小巷堆满了无法处理的粪便。“太阳王”路易十四居然有坐在马桶上接待王宫贵族的癖好,真是匪夷所思。伦敦桥最初是公共卫生间,污物直接落入下面的泰晤士河……在对待卫生间的态度上,不仅可见不同民族中的文化差异,还有与之相连的习俗和生活方式。
什么是人类文明的发端?作者认为,“文明并非源自文字的发明,而是第一个马桶。废物处理使人们不再到处游走躲避自己的粪便,从而最终定居下来。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遗址有最原始的粪坑和污水处理系统,这表明我们现在所说的文明世界已经开始了。

一部另类文化史、趣味文明史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罗歇-亨利·盖朗所著的《何处解急:卫生间的历史》(黄艳红译)。罗歇-亨利·盖朗,是法国文化史家,对卫生间及欧洲社会的生活史十分了解,并能从细微之处发现社会生活的多重影响及意义,著有多部著名的社会文化史读物。
中世纪的人们尚无抽水马桶,他们会如何选择呢?作者说,在这方面,中世纪的人们表现出具有喜剧特色的放任色彩。当时的大量文学作品创造出了天真烂漫的分辨文学,这在今天看来可谓是奇葩的著作,则展示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另一个侧面,着实有趣。
有评论说,这部书写的是一部另类文化史,一部趣味文明史,单看书的目录,便能得到印证:第一章“当心尿!”中的“粪便的诗意”;第二章“便桶椅,托马斯和布尔达鲁”中的“无拘无束的屁虫万岁!”;第四章“公共卫生建设的起源”中有“大便艺术的终结”……
本书主要讲述从中世纪到当代欧洲尤其是法国的卫生间发展历史。书中收录了大量被19世纪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抛弃的史料,为读者展现了真实的中世纪法国人,尤其是巴黎人的日常生活。此外,还有丰富的图片资料、风趣的故事轶事和大量生动的诗歌、戏剧段落。
比如,第一章“当心尿!”中的“粪便的诗意”,便让读者领略了这种亦庄亦谐的历史叙事风格:文艺复兴时代一个诗人“基尔克罗泽(GillesCorrozet)是第一位让茅房入诗的人,他也曾为这股抒情之风助兴:方便的隐秘之处/或在田野里,或在城市中/这地方人们不会进去/除非是为了清空肚子/体面的隐蔽之处/屁股威严地蹲在那里/不可打开的隐秘之处/顶部亦不可揭开/老实说是担心/气味随风飘散/使人舒畅的隐秘之处/读者和听众/我还是别说的好/免得让你嗅出臭味来……”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近三十年前,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了一部名叫《中国:需要卫生间革命》的图书,作者是朱嘉明。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作者在 “代序言”中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深知道: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有着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几乎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千头万绪,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需要有一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精神。只有这样,中国的现代化,才会成为全民族每一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
卫生间问题,无疑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一个国家的卫生间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和水准。正因为如此,在东京举行过一次公共卫生间国际讨论会,大约有10个国家的22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在近30年前,作者就开始关注中国的卫生间问题,并为此搜集了许多资料,做了一些调研。这本书中披露:在中国,从城市到农村,从家庭卫生间到公共卫生间普遍存在着简陋、脏臭、配套设施不健全,卫生质量低下的现象。国内外的公众舆论早已充分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并认为“中国的卫生间问题已经并正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作者认为,“卫生间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全国各地正积极响应号召,全力推进“卫生间革命”,把它作为基本的民生问题来抓,作为事关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状况的大事来抓。此时来读读此书,对中国的“卫生间问题”,会带来新的认识,其中的“建议、设想和规划”,会给我们带来新启示。
同类文章排行
- 人类的“卫生间文明”
-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推进农村“卫生间革命”
- 济阳区首批星级卫生间启用
- 提高政治站位把农村改厕好事办好
- 卫生间脚踩冲水阀坏了怎么修
- 农业农村部征集农村厕改问题线索
- 2018年以来全国新建改扩建旅游卫生间3万座
- 今年将建设改造农村公厕649座
- 卫生间的发展简史
- 今年盐城计划新建移动环保卫生间45座 改造提升移动环保卫生间
最新资讯文章
- 九牧“助力移动环保卫生间革命 促进乡村振兴”公益行落地福建
- 遂宁市安居区召开农村“移动环保卫生间革命”推进会
- 南阳市镇平县贾宋镇强力推进“移动环保卫生间革命”
- 南京溧水推进农村移动环保卫生间革命 9月底完成旱厕改造
-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移动环保卫生间革命”让乡村更文明
- 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卫生间革命”助美丽乡村建设
- 衡阳市全面推进“移动环保卫生间革命”助力乡村振兴
- 张掖市全力推进农村“移动环保卫生间革命”
- 天津市北辰区大力推进“移动环保卫生间革命”提升城市管理水
- 无锡市锡山区大力推行“移动环保卫生间革命”
- 陇南市宕昌县岷江新区首个独立式移动环保卫生间竣工验收
- 合肥市肥西县“移动环保卫生间革命”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添
- 兰州:搞好乡村“卫生间革命”要“内外兼修”
- 西藏拉萨“卫生间革命”进行中
- 70亿元支持农村移动环保卫生间革命 已启动农村改厕大排查